中医学讲究顺应时令养生,第一条是顺四时。

春天,夏天,秋天,冬天,这是自然的规律。

春风化雨,夏风化雨,秋水化雨,冬风化雨,这些都是历代中医总结出来的“防未病”之道。”上医防未病”,做法都在这里了!

一、春养肝

春养肝,一年到头都是健康的,历代的养肝专家都十分重视春养肝。

“春气通于肝,天人相应”,从五行的角度来看,四季之中,春天属木;而人体的五脏之中,肝脏也属木;因此春气通肝,养肝十分必需,肝旺,才能预防疾病,保持健康。

1喝点菊花茶

菊花可以疏风清热,平肝,清肝清热。菊与桑葚共饮共饮,桑葚具有养血柔肝、益肾润肺的功效,能收到肝肺同养的效果。

应该注意的是,长时间服用菊花会使肝木失去滋养,反而会伤害肝脏,所以喝菊花茶最多不要超过一个月。

2侧着睡,养肝气

肝脏在人的两侧,侧卧时,无论是左卧还是右卧,都可以使肝脏得到养分。

人体侧卧时,血当然会回到肝经,肝主藏血,血一旦回到肝经,人体就可以安静的睡觉,开始一天的血液循环。

二、夏养心

夏日天气交融,万物华实,身体新陈代谢也加快,多汗多汗。

中医养生重视天人的对应,夏气与心灵相通汗是心液,因此此此时的养生重点是养心,保护心灵。

1饮三叶茶

据中国中医科学院杨力教授介绍,夏至养心清暑,首先推荐夏至三叶茶。

夏季可用三叶(每叶3~5克)或任选一叶(荷叶、竹叶各5~10克,薄荷叶5克即可)泡茶饮用,具有极佳的清心火、养心和消暑功效。

三、秋养肺

秋天是金的季节,金主肺脏,因此秋天适合养肺。肺为生情,通水代谢,而秋季气候干燥,易发生气体交换,影响肺功能。特别是入秋后天气越来越冷,肺气容易,肺病多发,因此养肺尤为重要。

1多吃白

中医学认为,食物的颜色与五脏有关,白入肺,正因白食有补肺之功效,故秋季宜多选白食。

白菜、白菜、白萝卜、藕片、莲子、冬瓜、白蘑菇、白芸豆、豆腐、白芝麻、百合、白芍、山药、银耳、牛奶等白色食品,秋季食用,对人体具有良好的保健作用③

四、冬养肾

老百姓都知道“冬季进补,开春打虎”。

冬天是闭藏的季节,肾主要是闭藏,也就是说冬天的补充以肾为中心,通过适当的补充肾脏,养肾,使肾精更加充实,明年身体更好,生病少是中医预防未病的思想。

觉睡足

睡眠是养护肾脏的重要一环,尤其要睡好“子午觉”。

中医学所谓“子午觉”,即每天子时(晚上11点至凌晨1点)至午时(中午11点至1点)是补肾睡眠中最需要的时间。

正午十二点左右,外阴阳气最盛,午睡时可养肾中阳气;夜间十二点左右,外阴阳气最盛,睡眠时可养肾中阳气。
Top